这篇文章是对精神分析概念的“重现”和对精神分析治疗中道德内涵的探索。在弗洛伊德提出精神分析的概念之后,它被广泛用于各种实践操作之中,然而,它的精髓却渐渐消失和变得使人困惑了。
该文的作者对被扭曲和误解的弗洛伊德学派的概念进行了探索,特别是“怀疑(unglaube/disbelief)”。对于弗洛伊德提出的这个概念,我们需要对它的历史进行充分考量和建构并提取出它的三个重要模式。
第一,“偏执型怀疑(paranoiac disbelief)”的个体往往认为和某一现实人物或事物的初次接触总是创伤性的,因此他们会采用一种无意识过程来拒绝对外界的信任。
第二,“强迫神经质型怀疑(obsessional neurotic's disbelief)”的个体往往也被我们称为怀疑主义者。和偏执型怀疑者不同的是,这类个体拒绝某种信念的态度往往不那么坚决和激进。
最后,我们还需要预想一下第三种怀疑类型——“辩证型怀疑(dialectical disbelief)”,弗洛伊德称之为“怀疑的行动(act of disbelief)”。这种怀疑让我们能够探索精神分析基本的认识论与道德风险。
论文原文